已更新:2022年1月13日
文章來源:SMIND臨床研發夥伴_悅庭口腔
在許多藝人大方承認自己戴過牙套之後,齒顎矯正的大眾接受度才慢慢廣泛。的確,台灣的齒顎矯正歷史相較於歐美國家起步較晚,許多民眾也都是在近十年間,才開始接觸有關於戴牙套、牙齒矯正等等經驗,因此很多坊間或者網路流傳的一些有關牙齒矯正的迷思,如果沒有親自就診牙醫師,無法被好好的解答。
本文針對一些患者對於隱形矯正常見的問題,希望可以解開大家的疑惑。
Q1: 矯正一定要拔牙嗎?
「我的矯正醫師說我要拔八顆牙耶!!拔完牙是不是老了就沒有牙齒可以用了?」
很多人聽到矯正要拔掉健康的牙齒,嚇得萌生退意,本來滿滿的動力都被滅火了,事實上不是每個人矯正都需要拔牙。為了將牙齒排列至臉部最適當的位置,是否要犧牲牙齒,也是矯正界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問題。目前比較有權威的醫學證據都指出,在齒列輕微壅擠的個案中,以擴張牙弓的方式來將牙齒排整齊,並且在矯正後好好維持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。然而如果是中等至嚴重擁擠的齒列,如果仍然堅持以不拔牙的方式治療,除非病人年紀還輕,還能使用一些顎間擴張器,頭套或功能性矯正器的方式獲得空間,否則若是硬將擁擠的齒列排列進去狹小的牙弓內,除了會造成嘴唇外突無法閉合之外,嚴重者甚至可能造成難以補救的牙齦萎縮。如此為了保留少數牙齒而犧牲大部分牙齒的健康,豈不是得不償失?
有些人雖然牙齒不擁擠,但是門牙前突,不僅不美觀也影響嘴唇的自然閉合,醫師也會建議拔牙矯正。畢竟齒顎矯正的目的不僅僅只有把牙齒排整齊,而是要把牙齒放置於臉部美學上最理想的位置,因此仍然有可能為此拔牙來將門牙往後退。